引领时代潮流的百货业巨擘
 

——从大新公司到市百一店

2017619起,闻名遐迩的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市百一店)停业将进行大规模改造,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说到市百一店,上海人自然会想起80多年前创设的大新公司。虽然两者在经营体制上并没有传承关系,但它们都是百货业的翘楚,曾经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而且使用过同一幢大楼,人们往往把它们当成前后延续的“一家子”。

创建不久的大新公司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民族资本蓬勃发展。从1917年起,广东籍商人在南京路上先后创办了先施、永安、新新三家环球百货公司,改变了外商百货公司一统南京路商业的格局,也促进了南京路西段(浙江路以西)的繁荣。1936年,大新公司横空出世,以超大的规模和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将南京路百货业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新公司原址西藏路、南京路口(荣昌祥西服号及周边)

大新公司创办者蔡昌是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他于1912年在香港创设百货公司,寓“旭日初升、大展新猷”之意,命名为“大新”,英文名“The Sun”。1916年和1918年在广州开设两家分公司。1932年蔡昌筹划在上海开设大新公司。经过踏勘考察,选址在南京路西端,西藏路和劳合路(今六合路)之间。整体建筑由基泰工程公司设计,馥记营造厂承建,这是南京路四大公司中唯一由中国人设计的大楼。建设工程于19341119日启动,193512月竣工。

大新公司创办人蔡昌(1877-1953

新建大楼平面呈正方形,在南京路、西藏路转角处作弧形处理。占地面积3667平方米,建筑面积28069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0层,标高42.3米,地下层入地3米。外墙贴米黄色釉磁面砖,门面砌黑色花岗石,底层用黑色大理石为护壁。大楼雄伟端庄,线条明快,属近代装饰艺术派风格,屋顶栏杆和花架的挂落具有江南传统元素。

1936110大楼落成暨开业,沿用 “大新”之名,赋予 “规模伟大、设备新颖”的涵义。大楼地下层至3层是商场,地下层为上海最早的地下商场;4层为办公室、商品陈列所、画厅,并设茶室;5层为舞厅、跑冰场和酒家;6层以上为游艺场和屋顶花园,开辟8个剧场,放映电影,举办戏剧、说唱、杂耍、魔术等演出;还有戏马台、藏春坞、银河桥、万花棚、凌云阁、垂虹径、五福亭等天台十六景。

大楼一至三层安装了奥的斯轮带式自动扶梯,这在亚洲是首创。踏上电梯,举目四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上海市民扶老携幼前来尝新鲜,儿童尖叫、嬉笑声不绝。时装淑女结伴而来“轧闹猛”,媒体形容为“仕女如云”。台湾作家白先勇回忆:“我踏着自动扶梯,冉冉往空中升去,那样的自动扶梯,那时全国只有大新公司那一架,那是一道天梯,载着我童年的梦幻,伸向大新游艺场的天台十六景。”

大新公司设置了亚洲第一部手扶电梯(右二为蔡昌)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路不少商家出售商品可以议价,还经常举办“大减价”活动。而大新公司别树一帜,实行“不二价”,明码实价,不搞噱头,显示出高度诚信和自信,也使顾客感到便利和放心。大新公司开幕伊始,永安、先施、新新三家公司联手夹击大新公司,举行“春季大减价”。大新公司不为所动,坚持“薄利多销”和“不二价”。大新公司向厂商定制了独特规格的大新香皂、大新衬衫、大新雪茄等,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大新公司还制订了许多服务措施,如函购、电话购、送货上门以及修理、设计、安装等。有两项措施尤受顾客欢迎:一是退换别货,对已购商品不满意,可以调换其他商品;二是货品回尾,顾客批量购买香烟、洋酒之类,可在使用(节庆宴会等)后将剩余商品退回结算。

1936年第一期《良友》画报整版介绍大新公司

大新公司广告

大新公司注重在商场内营造文化氛围,四楼画厅出租给文化团体和个人举办各种展览和义卖募捐活动。由于人流量大,宣传效应明显,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前来设展,如画家丰子恺、汪亚尘、关山月,摄影家郎静山等。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第二、第三、第四回(届)全国木刻展览曾在这里举办。1938年,海派书画家唐云、白蕉、邓散木、若瓢举办的《杯水画展》,以支持抗战、救济难民为主旨,展品全部售完,还不断重画。19494月,张乐平举办“三毛生活展览会”,为流浪儿募集善款,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捐物,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

1937年大新公司四楼举办电影明星照片竞卖,以救济难民(右侧顾兰君相片以6000元高价售出)

“孤岛”时期,南京路商业畸形繁荣,大新公司营业也蒸蒸日上,1941年利润达1150万元(法币),扣除物价上涨指数,为1937年的12倍。可惜好景不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把在英美注册的商家视为“敌产”,进行“军管理”,派遣“会计监督官”,后又宣布“限价”,引起抢购狂潮。为规避损失,各商家采取限货限额和节假日休业等措施惨淡经营。1942225日,大新公司门前发现一颗定时炸弹,日军借机在这一带戒严达24天之久,大新公司因此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抗战胜利后,大新公司迎来了短暂的兴旺,商场、舞厅、酒家、茶室、游艺场顾客满盈,营业额扶摇直上,1946年为1945年的2.25倍(扣除物价上涨指数)。但美货倾销和通货膨胀接踵而来,1947年起南京路各百货公司迅速陷入困境。

20世纪40年代南京路东望

1947年,蔡氏家族移居香港,大新公司开始“多销少进”,并逐步向香港转移资金和资产。至1949年,大新公司处在“没有资本和资方”的奇特状况。公司员工组织“企业维持委员会”,依靠销售存货(约值20万元人民币)和为厂商代销勉强经营,1951910日宣告停业。

19491020,上海市日用品公司在南京东路627号(今七重天宾馆)底层开业,是上海第一家国营百货企业。公司有70名员工,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经营品种有日用百货、五金电料、食品、药品、油脂、工业原料等22类。19505月,公司分拆为两个机构,中国百货公司华东区公司和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前者承担全国范围物资调配购销,后者负责上海市场的物资调配供应。

新开业的上海市日用品公司

19539月,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租赁大新公司大楼地下层至5层,加上9层楼顶,同时收购大新公司存货,更名为“上海市百货公司第一商店”。

1953928市百一店迁新址开业广告

928,上海市百货公司第一商店正式营业,报纸广告称之为“国营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商店设地下层至2层三个楼面。为避免拥挤,开业日选在星期一,但依然人满为患。柜台前人头攒动,自动扶梯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不少人乘一遍不过瘾,走下来再乘上去,不亦乐乎。

20世纪50年代末市百一店底层店堂

20世纪50年代市百一店

该店于1954年和1957年增辟45两层作为商场,营业面积15800平方米,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百货商店。1957年,68层游艺场由上海市文化局接收。

6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把南京路作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典型进行批判,高档服务当成“封资修”而扫除,导致各大商店销售品种急剧减少,特色消失。市百一店璀璨的霓虹灯只剩下店招,沿街18个大橱窗主要陈列中低档商品。1966年“文革”爆发,市百一店大楼内外大字报铺天盖地,橱窗里充满了口号、语录、宣传画。尽管如此,由于市百一店销售的商品远比其他商店丰富,质量也可靠,在全国仍然享有良好的声誉。

20世纪70年代南京路东望

 1978年以来,南京路商业街无论从外观到内涵都有了巨大的变化。80年代,根据上海市《南京东路地区综合改建规划纲要》,对市百一店、时装公司、第一食品公司等200多家名特商店进行了全面改造,南京路商业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市百一店经过多次修葺和调整布局,采用现代化大型零售商场的新构思,体现了“统一、明快、简洁、舒适、宽敞”的特色。1985年,市百一店在5层辟出600平方米场地,设立博览展销厅,展出名厂精品,可看可买,顾客络绎不绝,扩大了商店的影响。1986年,市百一店试行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工商联营专柜,吸引各地名特优商品进场。与成都个体户杨百万合作,设立蚊帐销售专柜,冲破了“国营与个体联营”的禁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1996年,市百一店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商业企业。200712月,市百一店新楼竣工,地下3层,地上8层;次年11月老楼完成整体修缮。

市百一店大楼内亚洲第一部自动扶梯,50年代以来不经常使用,偶尔开启,总是排起长队。1955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参观市百一店时乘坐了这部自动扶梯。1984年,全国掀起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从1117日起,市百一店向社会开放自动扶梯,每人收费1角,共募集近1万元,全部捐献给修复长城工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参观市百一店

乘手扶电梯的顾客排成长队

1984年市百一店为募款修复长城出售的电梯券(正、反面)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发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谈话。218日晚上8时,邓小平一行到市百一店三楼服装商场参观。他沿着柜台仔细观看了陈列的各类服装后,走到电梯口一个文具柜台前。全国劳动模范马桂宁捧出一把橡皮和铅笔摆在柜台上,并介绍了这些文具的特点。邓小平饶有兴味地拿起橡皮观看,接着递上10元钱,买下了4封铅笔和4块橡皮。邓榕说:“爸爸,这可是您进城后第二次到商场买东西。”邓小平高兴地笑了。从第一百货商店出来,邓小平发出了“上海市场一派繁荣,南京路大放光芒”的赞叹。

1992218日邓小平参观市百一店

长期以来,市百一店以品种齐全、品质优良、价格合理、服务周到被国内外顾客赞誉为“购物天堂”,并成为上海的一个品牌和地标。

90年代中期,大型超市、连锁店、大卖场兴起,市百一店已不再独领风骚。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观念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近年来电商崛起,给传统零售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市百一店的改造提上了日程。

按照规划,市百一店将与毗邻的东方商厦打通4个楼层的空中连廊,“合二为一”,进行功能升级更新,文商结合,打造成寓购物、美食、体验、文创、休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的“一百商业中心”。

停业改造前的市百一店

(注: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人大多称之为“中百公司”或“中百一店”,70年代中期以后称“市百一店”的人渐多,80年代以来一般人都称之“市百一店”)

(黄浦区档案局 景智宇)

2017-06-29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2016@上海市档案局 上海市档案馆 版权所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26号 上海市档案馆 电话:021-62751700